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广元地处秦巴山区、川陕甘结合部,更需要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投身其中,让青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在市纪委监委,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平均年龄29岁,且都拥有高学历。他们参加工作后,没有选择坐在办公室,而是将办公桌搬到了田间地头,用汗水浇灌基层土壤,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他们就是市纪委监委驻青川县木鱼镇铁炉村、板桥村工作队。
2021年5月,市纪委监委向联系的铁炉村、板桥村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两年来,工作队成员虽有变动,但那颗炽热的帮扶之心从未停止。
“目前,依照‘大户牵头、农户参与、工作队主导、村两委协助’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我们村在原有发展生猪肉牛养殖和大棚果蔬、猕猴桃种植等产业的基础上增添了‘一黑一白’,即新发展青川黑木耳22万余棒,栽种‘白叶一号’茶苗66万余株,预计全村一年特色农业产值可达1130余万元……”一路上,板桥村第一书记李虎不停地向记者介绍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在他和搭档赵志毅看来,推动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到板桥村蔬果基地,李虎习惯性地从后备箱取出“装备”——草帽、冰袖,随后便与基地负责人、板桥村党支部副书记唐洪安熟络地攀谈起来:“青椒苗子好久栽?工人都找好了吗?还需要我们帮忙做些啥?” 李虎告诉记者,板桥村地理区位较好,国道543线穿村而过,园区耕地平坦开阔,因此有许多业主前来流转土地开展规模化种植,这就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家门口”就业机会。去年,仅几户种植大户便向村民支付了90余万元的务工费用。 离蔬果基地不远,是中宏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驻村工作队2022年牵头招引进村的一家企业。企业的引入,不仅盘活了原停摆的造纸厂闲置区,还解决不少遗留问题。目前,现业主已结清原业主拖欠的23户村民两年地租共计3万余元,并预付未来三年地租5万余元。据悉,该厂主要对马尾松进行旋切加工,满产时,一年产值可达4000余万元,能为板桥村提供24个固定工作岗位。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铁炉村虽与板桥村仅一山之隔,却是两种不同的地理形势。铁炉村处于一片山坳之中,因此,受地理限制,产业发展相对薄弱。 “刚到铁炉村时,确实有点着急,但我相信这是压力更是动力。”谈及此,李应垒感叹到,他是工作队中的“老人”,不仅因为自己是四人中年龄最大的,更是因为从2021年起,他便一直在铁炉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经过走村入户,李应垒了解到,铁炉村几乎家家种植茶叶,总面积达1500亩,但绝大部分是2021年初新栽种的幼龄茶,管护压力巨大。因此,李应垒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全村新建11口水池,增设23000米管网,有效解决了茶叶灌溉的问题。同时,发动村民对100亩低产老龄茶园进行清理改造,不仅解决了可产出茶叶因缺乏管护导致无出产的问题,更有效激发了全村茶农对幼龄茶的管护热情。 2022年,铁炉村茶园初显成效,鲜叶产量达3000斤,并与川之味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探索出农户+集体+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的机制和路径。今年,鲜叶销售额更是达到20万元。 太阳炙烤大地,李应垒与马小天带领记者来到铁炉村观景平台。“左手边就是刚栽种不久的茶园,长得较好;下面是2021年栽种的茶苗,今年已经开始采摘鲜叶;对面山上白色的房子是我们引进的种植大户……”李应垒不停地介绍着,丝毫没有察觉滴落的汗水。 在铁炉村的乡村振兴故事中,不得不提到茶叶种植大户周本翠,49岁的她被评为木鱼镇产业带头人。周本翠之前一直有种植茶叶,但却未将此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近两年,在李应垒和马小天的鼓励下,她开始大力种植茶叶,加强对茶叶的管护。在此过程中,李应垒和马小天多次邀请专家为周本翠及其他茶农讲授茶叶种植技术。今年,周本翠的40亩茶园产值可达9万元,看着到手的收入,她笑得合不拢嘴。 除此之外,铁炉村还重点发展高山蔬菜、食用菌及肉牛羊等产业。李应垒告诉记者,虽然铁炉村产业发展相对薄弱,但还是做到了“遍地开花”,避免村民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既能增加收入,又能进行风险把控。 板桥村地势开阔、交通便捷,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基础较好,两年来,板桥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振兴保障,以产业发展为致富抓手,振兴路上尽展曙光。 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一环。2022年,板桥村积极争取资金1010余万元,实施了白岩子道路、陈家沟幸福美丽乡村路、乔庄河木鱼镇板桥村浮寨河段防洪治理工程等项目,并于当年底前全部施工完毕,既为青川县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奠定了基础,又降低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及洪涝灾害对村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和对河堰地农业生产的冲击。 同时,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年”“基层治理年”“县乡村三级园区建设”三大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板桥村处处体现“美丽新村”特质。 “看嘛,去年我们的房前屋后进行了统一规划打造,拆旧棚刷外墙,房子变得漂亮多了,住着也更安全了。今年,广场坝子新安装了许多健身器械。晚饭后,我可以带着孙子去广场健健身、散散步,真的安逸。”村民刘永林站在院坝中高兴地说。 “铁炉村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最重要是做好兜底工作,防止脱贫人员返贫。”采访中,李应垒和马小天多次提及“防止返贫”。 应该怎么做? 第一步,走访入户,深入群众家中逐户座谈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掌握思想动态,排查返贫风险点,收集老百姓最关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以户为单位建立乡村振兴资料信息库。 接下来便是点对点实施帮扶,采取政策兜底、“以购代扶”、帮助发展产业等方式防止脱贫户返贫。 家住铁炉村王家坪社的陈映军年近50,长年瘫痪在家,且无固定收入来源,一直在返贫线上苦苦挣扎。李应垒二人多次自费帮其检查鉴定,帮助他顺利办理残疾证,之后又主动联系食用菌养殖户,将其土地进行流转承包,让他的生活有了保障。 居住于庙湾社的李自云,每次看到李应垒及马小天都泪眼婆娑,不是抱怨而是感谢。感谢二人帮助自己发展种养殖产业,还负责销售,让自己一年增收5000元以上。 “这两个帮扶队员是真正的好人啊。今年3月份,由于修路导致断道,我们身体又不好,无法将家里40斤蒜薹拿去售卖,他们了解情况后,便走了2小时山路来我家,将蒜薹背下山,卖了后又把钱给我送来,这才是群众的好干部。”李自云激动地说着二人做过的实事。 二娃子、王玉全、陈文义……一路采访,村民纷纷对工作队开展的帮扶工作赞不绝口,也给记者讲起了其中的趣事。如李应垒为了帮助村民找牛,跑遍两个山头,眼看要抓住时,居然被牛给弄摔了,手上、腿上都是伤;还有一次下暴雨,身患重病的村民陈映国被困家中,没想到李应垒他们居然乘坐铲车的铲斗渡河,将其救出,他们自己却都成了“泥猴”。 …… 青年强则国家强。 采访接近尾声时,四位队员感慨地告诉记者,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就是要为民办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权所有 © 中共青川县纪委 青川县监察委员会 蜀ICP备2020032387号-1 川公网安备51082202000176号
地址:青川县北井坝行政中心附楼3楼 举报电话:0839-7202492 举报传真:0839-7202492 举报邮箱:49181947@qq.com